掌上广元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快捷登录

搜索
热搜: 广元人
查看: 11218|回复: 0

种上“幸福瓜” 脱贫摘“穷帽”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9-7-17 16:10:4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

x
7月13日,午间的阳光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,酷暑的太阳如针尖刺在肉上灼痛。剑阁县金仙镇西河村的西瓜地里,十几位村民正有条不紊的一背篓一背篓往车上装西瓜,货车后面的瓜地一望无垠。西河村四组村民李维嘉说:“天热不怕,我背的是村民脱贫的‘幸福瓜’。”

种上“幸福瓜”
“正因为种瓜,现在的生活比以前‘甜’多了!”说到西瓜,李维嘉特别兴奋,“我快70岁了,没想到还赶上了家门口挣钱的好事。只是把西瓜从地里搬到车上,一天能赚200多元,平常打一些其他零工,我不用外出,一个月也能赚4000多元!”

“当前村上的西瓜正值采摘时节,由于这里气候、湿度、土壤特别适合西瓜生长,加上早晚温差大,西瓜皮薄,香甜可口。估计今年有260万元的总产值,瓜熟蒂落,季节不等人啊!”西河村第一书记马怀仁忍不住“炫耀”村上的西瓜。
   
李维嘉说:“我家里也有20亩,而且我请的多是贫困户在瓜田打工。瓜产业发展起来后,对我们都有好处,我们都可以在家赚钱。”
   
马怀仁接着李维嘉的话茬说:“我们村的西瓜产业充分利用废弃的荒地进行种植。西河村有近三分之二的贫困户在瓜地工作,预计今年给劳务工人的工资有50万元左右。”
   
西瓜种植是该村脱贫第一支“利箭”,该村引进的专业种植企业负责人王华平介绍:“种瓜有效益,企业肯定会赚钱。但我们更要照顾这里的百姓!脱贫路上,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。镇政府不仅帮我们修了路,农忙时帮我们组织劳动力,这,其实是政府、企业、村民三方共赢。”
   
村建“四季采摘园”
四季采摘园坐落于西河村,别看园子只有20亩,正所谓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。园内种植的有柑橘、猕猴桃、桃子,还有其它一些热带水果。就连园里的土地上都套种着西瓜。“我退伍后,便根据当地政府的政策,办了四季采摘园,希望能够带动我们当地的经济发展,我们组的贫困户基本都在我这工作!”来自西河村三组的罗俊自豪地说道。
   
西河村原有50户贫困户,通过流转土地费、务工、集体经济分红等措施,目前已全部脱贫。
  
“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和区域优势,利用旅游+农业的方式,发展文化旅游,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,创造出更辉煌的明天!”金仙镇党委书记何思志满怀憧憬地说,“西河村位于升钟湖库区尾水段,垂钓已经成为这里的名片,配套采摘园为脱贫找到新的增长点!”
   
“其实,今年的收益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,这里面离不开镇政府对我们的照顾,我相信,未来会更好!”王华平说道。
   
发展特色藤椒产业
“我们村不仅发展的有西瓜产业,还正在打造一个特色的藤椒产业。”马怀仁介绍道。
   
作为藤椒产业的“先行军”,来自西河村二组的张小平已经在西河村一组种了200亩藤椒。“我以前在外打工,有一次帮别人种藤椒,我就想着能不能带回来种植,发展家乡的经济。刚好家乡这边也正在扶持特色农业,我就回来了。”谈起回乡种植藤椒,张小平侃侃而谈,好像回乡创业就在昨天。
   
“我们现在也方便了,不用在外奔波,既增加了收入,又不至于太过劳累。”西河村一组的贫困户李华生感慨道。
   
据了解,当前在西河村里三大产业园中务工的60%都是贫困户,每年仅人工费高达20万元以上。“我们不仅要把藤椒产业建成在西南首屈一指的特色产业园,还要把西河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!”关于村上特色产业的发展,何思志胸有成竹地说。(来源:广元晚报  记者朱斗峰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关于我们|联系我们|帮助中心|隐私政策|法律声明|掌上广元客户端 ( 蜀ICP备12021467-2号 川公网安备51080202000339 )

GMT+8, 2024-6-2 06:55 , Processed in 0.024548 second(s), 17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